王萌专栏 | 再山川 -论彭斯绘画的“古意转换”

再山川

论彭斯绘画的“古意转换”


作者:王萌

在全球语境当中,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深层结构中认识“传统”对于“当代”的创造性含义?这已成为艺术世界正在面临的美学新发生点。“当代”已经成为一个不断被重新认识的概念和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艺术和文化发展的进度不断推演,在艺术领域中人们逐渐发觉一种过去式的“当代性”在缺乏历史厚度的泛化中已逐渐失去对今天许多问题的解析能力。一部分正在兴起的来自人们思想和观念中新兴的“愿望”无法被满足,因此在一种更富开放性的当代观念中,重新认知“当代”与“传统”的关系,成为前沿思想群体的一种新状态。“传统”首先意味着一个巨大的系统,它不是由一个简单的固定程式所框定的,而是由一系列在久远的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曾经“活的”富有深层文化含义的内容所构成,其构成方式也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结构。在“传统世界”里,每一种被充分认可的在其时代所产生的内容都与当时和之前的文化序列具有重要关联,或在经典的文化序列中做出了某种创造性的回应,或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了一些对于人类世界重要的文化问题,其成果的表现形式呈现为那个时代的光辉,也成为后世观念系统中的生成于那个时代的“传统”,继续书写了关于人类“传统世界”的历史,与“之前”和“之后”人们所记录和作为典范的“传统部分”构成了某种结构性的关系。这是一种关于“传统结构性”的认识论探索。

龙影图 布面油画 120x300cm 彭斯 2015

庸穆帖  布面油彩  60×300cm  彭斯  2015 3

疎石帖 油画 120x200cm 彭斯 2016

雲山图    布面油画 250×200cm  彭斯  2015

在中国艺术的“传统世界”中,浩瀚的历史成就积淀成灿烂的文明,形成了丰富的序列。而其中一条文脉线索,是一种被称之为“复兴”的语法观念,人们总是在历史的不同时刻发现重新认识和以当时时代的“创造性”理解方式去复兴和续写过去时代中的重要风格,形成了一种不断被续写的“活的”关于“古意”的美学精神。这种古意精神的复兴和重启运动不仅包含了在此之前的古代的历史痕迹,更需要重视的是“新增”了那个时代的“新元素”,合构了一种以山川作为“传统丰碑”的视觉文化谱系。在这个框架中,“再山川”构成了彭斯在当代进行“媒介转化”与“精神重构”的艺术课题。怀着对传统文化和文人精神的敬意,他将自我投入到诗、书、画、琴的蒙养之中,并将自己遍迹于自然山川,在“身即山川而取之”的游历中也进行着文化和心灵层面的一场“诗之旅”。可以说,彭斯绘画中的“再山川”是心灵、自然和诗意的迹化,这构成了一次“跨媒介”绘画“转译与重构”的内在支撑。

北山帖  油画 120x290cm 彭斯 2014

南山帖  布面油画 120x300cm 彭斯 2015

在《北山贴》的画中文字中彭斯写道:“画史有言,乎画贵乎笔墨,笔墨皆有来处。又言笔墨立定精神,笔墨之于画道何其要者,古之高人雅士,饱饮山川,胸存丘壑,又描读破万卷,参用众法,又自出机杼,运蕴天成,皆得山水神趣。予勤习古人法,亦久有徜徉山水之志,此图出入北地山川,经营良久,所求者,但有古意耳。书此为记”。这交代了他绘画的方法,他所创作的一件件山川再造的绘画图像由四种“山川图式”的来源:其一是“自然中的山川”,这里有北方太行和黄土的雄伟苍茫,也有江南苏州园林的赏石、杭州飞来峰的山石,还有自然名川中的松柯与云烟,画中最早奠定的黄褐色调即从黄土高原而来;其二是“画史中的山川”,除了自然中看到的具体山川,还有以宋元绘画为主习取而来的气息和图式,成为绘画“古意”的元气;其三是“胸中的山川”,在自然与画史之外,还有画家内心深处“感觉到的山川”,这在画中构成了诗意的想象力,如在《南山贴》画中文字中所述“描尽江山骨,还能写自心”,这成为一种观念中存在的山川决定绘画的“题眼”,在他的山川图像中占有更多的分量;其四是“随机的山川”,它存在于绘画过程中在自然、画史和胸中“山川”落实为作品时的一种“绘画自律”和“偶然生发”,也是绘画将前三者“统合”在一起时的一种造型自动。

彭斯以他那娴熟而沉稳的用笔将这四种“山川图式”转换为“跨语境”的山水图像,他发挥了“笔触”的灵动和塑形造境的“绘画力”,形成了一种充分运用小笔触的微妙变化和虚实互动的“细笔画风”,既在将传统中国山水意境的“跨媒介转换”中对应了笔墨意识,又充分运用了油画笔触的可能性并实验了这一“以东为向”“以西为媒”的试验。与20世纪中国画的“写实引入”和改造不同,在是一次“逆向性”地在21世纪初期所进行的一种水墨向油画的“逆袭”,这种逆袭不是刻意进攻而是20世纪“西学东渐”思潮之后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一种“精神的回归”意识。彭斯所进行的作为艺术家“个体化”的这次“再山川”的转型,既是他个人的心灵诉求,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的自觉,他选择山水作为自己“再出发”的开始并以“文人的气质”抚琴作诗,游历南北山川和园林古迹,重新温习和体验了一种古代画家的生活方式和作画语境,也在这种跨文化的重构中建立了一种他自己独立的“山水语言”。

德石图 纸面油彩 40×70cm  2013

双松帖 油画 120x200cm 彭斯 2016

寒松帖 布面油画  60×300cm  彭斯  2015 2

孤月帖  布面油彩  60×300cm  彭斯  2015

彭斯笔下的山川是一种广义的江山,一种文化意义的山川。在《北山帖》中,山峦的筋脉被成功转化并收录到文人式的画境中一字排开。在《南山帖》中,在转译中重新恢复了一种“古风”的山水魅力,缭绕的云雾从山底环绕至山峰,山体浑然而神秘,再造了一种历史化的遥远和静穆。在《孤月帖》中,一座远距离的精神化的山川在宽阔的构图中与孤月隐动,描述了一种“远意”。《寒松帖》截取一棵斜侧的苍劲野松,《龙影图》在硬气挺拔的刚劲中展现了旷古长虹与寂然的玄雾。《双松帖》则以近景明晰的劲松返现了远景的虚缈之境。在《德石图》中,厚重的画底上显现出赏石与品格的关联。《怀云帖》在“石怀云而无像,松啸风而有言”的诗意中引入了画外之境,在看得见的左右双石之外,勾勒了怀云无像之感和松风之言,在山石的密实与云雾的流动中实现了一种“物的对话”和“人的追怀”。中国文化中相信万物的“气”和世界的流转,在可视的山川固体与看不见的流体中,注重内在自我与外在造化的呼吸与通流,形成了独特的山水观,这些美学的精粹在彭斯的媒介转换中都得到了恢复和再创造,他实现了重构山川的一场诗的旅程。

孤石 油画 60x60cm x40 彭斯 2015

当古意得以实现跨媒介的重构,绘画的坚实丰富了纸本水墨媒介之外的山川再造,从视觉图像的创造角度,一种原来并不存在的可能性被提供,由此带来了多种创作方法和美学转换的问题。就一位画家由西方古典向中国传统的绘画转向来看,这必定需要绘画转换的实验精神,这种精神是艺术在每个时代保持活力的源泉。可贵的是,彭斯的“跨文化”重构实验并未由此停止,而是将这种探索继续延伸到艺术创作的方法论层面,试图在重构之后进入图像解析的当代语境继续探索。在《孤石》这件作品中,彭斯在跨媒介转译与重构的“古意图像”之外开启了新的图像实验,从创作的方法论上走向了当代。他将代表传统文人品格的孤石形象投入到40等份的解析之中。继续这种图像解析思路,以60等份的方式进行图像实验的作品《若水图》被分解的山水图像进入了一种介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之间的图像状态,图像底色已经不再是黄褐的色调而调入了蓝灰,这些都是视觉和美学气质上的转向。这件作品中加入了绘画在“媒介和方法”中的实验性,工具性的绘画肌理与影像性的视觉朦胧产生了反图像的解析,而画面视觉被罩染式的方法定格于“显隐各半”的中间状态。散落于整个画面的未参与造型的“笔线”打破了图像的安宁,在增强整体视觉硬度的同时,这些“碎笔”又为山水的图像解析带来了新一层的含义。可以肯定的是,彭斯这种在转译和重构之后的“新倾向”获得了一种碎片重组和打散重构的“反绘画”和“反图像”的实验意义。

遏云帖  布面油画  50×300cm  2015 彭斯


怀云帖 木板油画  33×188cm  彭斯  2015

高林烟水帖 木板油画 50×300cm  彭斯 2015

寒柯 疎石 秋山 布面油画 60x300cm x2 彭斯2015

空山高柯帖 布面油画 60x300cm x2 彭斯2015(1)

空山高柯帖 布面油画 60x300cm x2 彭斯2015(2)

彭斯所进行的绘画实验是“跨文化”的多重线索的交织。总结起来,他以三种具体的“山川方式”构成了“再山川”的“转译”、“重构”和“解析”,或者说他笔下的“山川”用三种方式实现了以上的探索,无论作为绘画造型的尝试、对于精神回归的显现还是作为当代转换的试验,彭斯用绘画所提供的山川再造作为一个总的文本可以进一步梳理为“作为物象的山川”、“作为象征的山川”和“作为实验的山川”。物象的营构作为绘画再现对象功能和“形似”的转化,象征的语法联系到精神的寄寓与文人画气息的载体,这两者使得山水再造成为一种传统精神品格的化身;而当彭斯将山水放在图像解析的语境中处于“构”与“解”之间的时候,则进入到了艺术家个性表达的释放,其切入方式和开口的敞开不再限于“形”的意识和“气”的流转,而具备图像实验的当代意识。彭斯的创作与悠久的山水文化衔接,在当代提供了一个思考传统如何自我更新和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延长水墨存在方式的个案,同时对于架上绘画美学气质的可能性进行了卓有意义的探索,期待他能提供继续的更富启迪性的推进。

王萌

2023年4月20日终稿于北京东城

注:本文发表于《艺术中国》杂志2023年第五期

关于作者

王萌,北京东城人,1983年生于山东,著名策展人、艺术理论家、新美术馆学学者。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理论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评论、新艺术动向观察、新美术馆学研究。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参与组织和策划近200场展览。独立的策展作品2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3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年度优秀展览。发表艺术评论50万字,出版研究成果近300万字。

出版学术成果15本。其中理论专著有《活力与生机:21世纪10年代的艺术现场》《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和《行动与阐释:王萌论艺术现象》;著有三部实验报告《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来自水墨的新语境》和《抽象艺术新一代》;编著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主编《从现代出发》(副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视觉乐园》《再寻桃花源》和《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

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其他策展作品还有:“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中国美术馆)、“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乾乾——寻找绘画之‘意’”(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不息——传统的当代转化”(798玫瑰之名空间)、“INK NOW:水墨形态”(福州威狮当代艺术中心)、“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四川美术馆)、“宫娥之卵——武宁亚创旦纪”(今日美术馆,以学术指导整体策划)、“逸格的转换:一个潮艺术的展示文本”(798共同艺术中心)、“2016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威海美术馆)、“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韩国文化中心)、“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维度”(青年艺术研究会798当代空间)、“中国意志——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798布鲁姆画廊)、“‘跨’波普折枝——金准植个展”(北京名泰空间)、“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潍坊博物馆)、“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代码视界——丛云峰作品展”(芳草地798空间)、“物状态——田园个展”(798山艺术空间)、“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北京寺上美术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画院美术馆)、“关注的目光——李洋水墨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安静的普陀山——陶娜:一次绘画行动”(普陀山全景+山门空间)、“叙述的语言——当代绘画推动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追光∙合奏——‘2020中意艺术盛典:提香绘画大赛’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LIZI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Liquid Shadow——廖培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意味:刘刚”(深圳Lia艺术空间)和“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中国美术馆)等。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和德国“中国文化年”(2012)期间,作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团队的成员,成功实现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尔夫的项目。


来源:TAI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