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专栏 | 永恒的使命 - 戴泽艺术展的画学研究

永恒的使命:戴泽艺术展的画学研究
作者:王萌

摘要:戴泽先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鲜明履历的、“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中国美术馆围绕他的经典作品,筹办了“润泽无声”主题展。展览分“主题创作”、“国家建设”、“家园情怀”三个单元展示,集中呈现了他在现实主义艺术实践方面所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透过戴泽先生的作品,可以清晰看出他及其同时的油画家在媒材与形式语言上的探索,以及对于艺术表现社会的使命感。他的这种探索对当下的主题性创作,不无启迪意义。

关键词:戴泽 艺术展 媒介 融汇 使命


展览研究是当下艺术学研究的新领域,通过展览进一步研究艺术家的创作语境和画学启示,为新艺术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绘画学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新元素。“润泽无声——戴泽艺术展”是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中国美术馆向美术界奉献的一次新中国老一代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学术研究展。在抗美援朝期间,戴泽曾经两次入朝,用画笔记录了那段峥嵘岁月,为此,他还曾获“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展示和研究戴泽先生的艺术作品,对于美术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润泽无声”的展览

戴泽先生出生于1922年,1942年,考入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他协助徐悲鸿先生等人筹立中央美术学院。戴泽是徐悲鸿先生的重要弟子,也被誉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界具有基石性地位的当代老艺术家。本次展览使用了中国美术馆1、8、9三个比较核心的展厅,围绕“主题创作”、“国家建设”、“家园情怀”三个单元展示,呈现了艺术家自始至终对绘画创作的孜孜探索和对人民、时代的深切关注。

该展充分展示了戴泽先生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辛勤耕耘、着力创作的137件作品,这些画作功力深厚、修养全面,蕴含着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范例。戴泽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老艺术家,他的艺术对今天美术界的启示是全面而深刻的,他的作品总能打动不同年龄和类型的观者。我们通观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可以发现其中闪耀着回归人性和情感的诚挚之光,即艺术家创作中的“真切”之情,这是戴泽先生及新中国老艺术家们的作品中都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这一点对于今天画家们的创作和启发将是深远而积极的,这无论对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方向还是个人日常创作的风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性。在美术界当下的绘画创作中,构图与叙事、画意与境象、媒介与方法等概念成为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而戴泽先生本次展览上的许多作品都对这些绘画本体问题予以了深入探索,展示出十分鲜明的借鉴意义,这些珍贵的信息都凝聚于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之中。

“现实主义”的回响

“现实主义”绘画的真切成为戴泽艺术展览留给画坛的久远回响。本次圆厅展出的作品《胜利的行列》是一幅作于1961年的革命历史画,从右至左依次呈现了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也将题材以“队列行进”的叙述方式完成了对所要讲述的故事线索的描绘,同时也将油画三度空间所特有的“纵深”特征运用在题材的叙事之中,使得“构图”和“叙事”同一性地在油画家的笔下展开了艺术表达,这一点十分生动、紧凑。

《纳木湖畔》是一幅表现边疆和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它在画中人物的欢歌笑语中“横向”拉开了画面,前景的人物和羊群以“双一字”的构图稳定了画面,中景的帐篷和草原上星星点点的牦牛“拉伸”了空间,在“深远”的视觉域场中将纳木湖“远远”的那抹“蓝色”以一条“细缝”的方式描绘了出来,戴泽先生在这里并没有把内容的重心放到湖水上,而是将其置于天大地大“之间”,仿佛天地间“挤”出一抹蓝,挤出一片洁净的湖水。去过西藏游过纳木错的人,都能从画中感受到湖的现场感,这仿佛更加宝贵。这两幅画,一幅是革命历史画,一幅是民族和边疆题材创作,作品从不同类型的主题性创作的构图和叙事的结合上以及题材与内容在画面中的铺陈中,显示了画家处理画面的细微方式和宏观构思,也能够从细节处联系到整体,这很好诠释了戴泽先生的创作特点。戴泽先生成长于书香世家,他的绘画睿智简约、情感真挚,在他的画中,观者总能读到光和美,读到心灵深处的许多美的内容和形式语言。


纳木湖畔,布面油画,1946-1982


本次展览还有几件作品,可以帮助读画者从具体的画面走近戴泽先生和他的绘画世界。同样展于圆厅的一张新中国战地主题性绘画作品《钢铁运输线》在构图与叙事的本体层面通过本次展览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评议。此画近景是一辆“倾斜风驰”的战地汽车,它的“倾斜度”是表达“动感”的视觉语法,同时也是艺术家在画主题性创作的时候,特别是处理画面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时候,表达“真实感”和有效性的个性化绘画语言。美术界都熟悉,在抗美援朝的时代,戴泽先生去了朝鲜,在战火当中他有切身体会,所以能够画出战场上的真实状态,那种气氛和那种场景都是源自现场而进行的艺术提炼。而今天主题性创作,就像艺术评论家们所指出的那样,尽管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存在一种概念化的创作空洞现象。很多画家很难把内心深处的“真情与真实”通过作品完成有效而精准的传达。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对创作主题、现场情况、时代内容没有直接认识,许多画家较多地靠间接经验和二手资料(不像戴泽先生这代画家们那样亲赴事件现场)。因此,今天的主题创作,尽管也有巨幅的作品,也有一部分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作品在叙述过程当中存在比较“平”的铺陈,如同讲故事式的直陈内容,缺乏饱满而感人的直接体验,特别是缺少那种来自现场的“生动感”。而戴泽先生的这件作品,整个画面可以说宝贵的东西很多,其中单就画面这个“局部”的处理以及在“构图与叙事”的精准构思和“艺术中的真实”这个课题的表达上,给整个主题性创作领域带来了具有艺术史刻度的参照价值。

这张画远景的右侧让许多观展者想起了中国美术馆馆藏中的一张经典作品——《最后一根钢梁》,无独有偶,这可能是建设题材的绘画中比较经典的图式。这张画的中景是几个正在现场工作的人物,在车灯的照射下,观者看到了类似拉图尔式的光的映衬,在夜光中,有正在指挥交通的交通员和其他相关人物所营造出来的现场场景。拉图尔以烛光的形式表达光感,戴泽的这件作品用车灯和综合性的场景灯的方式,在观看效果的视觉性和“气氛渲染”上和拉图尔的“光感”营造方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件作品对今天的主题性创作而言,无论是从艺术语言的角度,还是从感人、生动这样的角度以及组织画面的内容层面的“艺术真实性”这个角度上都具有启发作用。主题创作也有艺术语言和艺术生动的问题,也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做到能够吸引人和感染人,而不仅仅是把一个故事通过绘画做一个宣传式的罗列。在今天,艺术作品的类型十分多样,但无论什么类型的绘画,都需要让观者看到艺术语言的魅力,因为这是一幅画作的本质所在。

《钢铁运输线》给当下的主题性创作带来了许多来自艺术内部的重要信息,也基于这一点,对于戴泽先生在主题创作领域的定位,美术界可能通过这次中国美术馆的展览,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从艺术本身出发,做更加深刻、准确的定位。在本次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由美术界众多学者参与的学术研讨会上,形成了广泛的讨论,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那就是到底该怎样对历史画和主题性创作进行评价和研究,这同时也是“艺术评论”所需要思考的实际问题。当代艺术评论不能跟着曾经所谓历史中的同代人的评论而人云亦云,也不能在当下的艺术世界之中做泛泛的评论,而是要回到艺术本身,回到作品,回到艺术家,回到艺术现象和现场,在认真读画和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提供真实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卓见。

在圆厅的序厅,位于展厅左侧的《夏日树萌》这幅油画媒介的风景画也引起了现场观众们的注意,这幅画显示了戴先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够把树和油画的笔触结合得更紧密,这是画家在形象和笔触的表达中,思考如何把画家的“现场情感”跟“物象特征”建立共振关系的痕迹,笔触是画家内心痕迹的外化,也是客观对象的形象在画面上的显现,笔触在此解决了很多问题。在这幅画中,画家不是把树当做一个写实的对象去“抄”和“描”,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体验树,体验生命,跟树对话,把画家在那一时刻所获得之“意”转化到画面的笔触和油彩当中。这幅风景画记录了画家融入创作者的“生命感悟”去表达形象探索的案例。虽然画的物象隶属于写实体系,但在这其中,“意入”了画家的主体感受,主客观因素在“意趣”与“境象”之间产生了真正的艺术化的关联。
 

夏日树萌,布面油彩,1946


通透的融汇与媒介的融合

理性与感性、东方与西方等20世纪以来的重要命题在戴泽先生的艺术世界得到了富于个人气质的体现。除了精彩的油画作品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戴泽先生许多生动的水彩作品,例如《小熊和他的妈妈》这幅画利用水性颜料的特征,把水性绘画媒介的“通透性”传达得很精彩,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戴泽先生跟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一样,油画与水墨画都是“水陆兼程”,水彩也是水性材料,与油性媒介剂的绘画相互启迪,是可以在“跨媒介”的创作和实践中表达绘画的内在规律和艺术共性的。在戴泽的作品当中,可能将徐先生那个时代的“中西融合”走向了更加精妙和精微的两种绘画媒介的“互渗”。这种特征表现在戴泽的作品中,更加具体和精微,好像有某种推进。比如,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有来自“写意”的笔法和形象因素,而在他的纸本水彩和彩墨作品中既有来自油画经典语言的构图和组构画面的“间架结构”,同时也把“水性”的感觉、直觉,以及来自中国画系统中的“笔墨美学”更加精微地带入到画面之中,带入了油画和水彩媒介所原有的“形象和笔触”之中,添入了新的可以产生绘画本体反应式的“新意”。 

小熊同他的妈妈,纸本水彩,1951


中国油画从20世纪“中西融合”的绘画观念和学派风潮继续前进和深入,走向了“跨媒介”的“因素互渗”和更加自觉的“综合绘画”的“绘画性”,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来自中国画的笔墨和画意可以启迪我们学院系统中一直被列入具有“西画来源”的那些绘画(无论油画还是水彩)的“笔触和造型”,在“写实”中融入写意的“可感觉性”,也在再现性的绘画中启发画家们在“意”的层面扩展画家主体的“语言发挥”空间,这是“超越媒介”的绘画自觉。在今天,不同艺术的门类和不同绘画的媒介之间在“创作方法”层面是交互的关系,不是画地为牢的状态。

回到戴泽先生的作品,在这幅水彩画《小熊和他的妈妈》当中,可以体会到中国画论当中的“墨分五色”在“灰棕色语系”中通过透明的灰调表达的传神的真实,画家寓情于形象和造型之中,画面当中的“棕灰色层次”和来自水性颜料语言本体的“透明感”在“多变的五色”中,自然传达了一种“写意”与“写实”的互相渗透和形象融汇,这让学术界对“水彩画”这个小画种的创作有了“打开思维”的启发,这也是来自绘画本体的自觉和跨媒介相互转化的新观念。

创作于1955年的《北海》也是一幅值得关注的水彩画作。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戴泽先生对“绿色透明度”的精微尝试,他准确抓住水彩颜料绿色透明的那种干净和“透感”特质,通过对树、风和空气的观察,经过画家的感悟,转化为画面中关于绿的“色韵的层次”。每一层绿都是透明而干净的,而且特别“透”,它们在画面中相互“接合”、延伸和派生,较为充分发挥了“水”的作用和感觉,其中有来自画家心灵的现场感觉,也有风景和物象的本身魅力。

北海,纸本水彩,1955


中国美术馆同期还有一个水彩的群展,中国美术馆内部也是一个中国美术的大视界,展览和展览对比起来,也能看到不少关于中国美术的内部情况。今天的不少画家在画水彩画的时候,总是受到某种看不见的概念限制,很难放手画,很难回到水性材料的特质,很难随心,很难把水性颜料表现的这么纯粹,总是容易进入到一个“小画种”的局限思维中去,或者简单加入一些当代视觉感和抽象艺术的现代因素,要不就是较为简单略带僵化的作画状态,好像总是受到某种制约,我和一些画家交流的时候,画家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很难“畅意”,总是处在某种限制之中,甚至机械作画,而对画家“意在笔先”的“意”以及对所画对象对画家的情感激发而产生的“通透感”方面总不能尽兴。

结语:艺术殿堂里传递出的“睿智而真切”之声

戴泽先生的展览为美术界传递出一种久违的“睿智而真切”之声。笔者看了戴泽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的这次展览,看了这么多油画、水彩、彩墨、水墨等等不同媒介的绘画作品,或许我们能获得一种来自戴泽先生的启发,那就是“回归真切”,这个真切是真情的流露,必须要源自画家内心深处的真情。戴泽先生的作品留给水彩界的启发还有很多,除了画家“真情真意”的创作境界之纯粹之外,也包括在今天我们需要延续老画家们的足迹,继续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在绘画本体层面回归到对“水彩”的“水性”及其透明度的探索,这些看似比较基础的落脚点,今天画坛的探索其实还并不充分。绘画在今天,不能仅仅止于描绘对象,更要理解对象,理解画家自己,理解生命,理解人的感知和世界的博大精深。古人讲“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画家的“意”,是绘画中的灵魂之基,绘画的“媒介本色”和不同媒介相互借鉴、启迪的开放性,也会对今天的艺术语言产生深入的催化作用。 

重庆铁匠铺,纸本水彩,1945

王府井南头,纸本油画,1960

中国美术馆这些年举办了许多老先生和美术史上重要画家的个展,通过这些展览和作品,广大观众和美术界看到了绘画前辈在绘画历史中所提供的来自个体的某种“结构性”的贡献和独立的探索经验,观者通过展览而敬畏先贤们的努力,我们感觉到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画画”,而更要形成文化自觉,要画出不凡的、感人的时代杰作。

美术界通过“润泽无声”这次戴泽先生的展览,看到了一位老画家、一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育家,如何在不同媒介的绘画语言本质中实现对“创作真挚”的探索与表达,这是对“艺术创作中的真实”这个美术史上的永恒课题的进一步诠释,认真领会其中的堂奥,无论对今天的主题性创作还是日常的个人创作,都可带来深刻的美学启迪。


王萌(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东路6号院中铁国际城9-1-903王萌先生(出电梯“左拐”,放门口白柜子上即可)130 2005 3095      



关于作者

王萌,北京东城人,1983年生于山东,著名策展人、艺术理论家、新美术馆学学者。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理论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评论、新艺术动向观察、新美术馆学研究。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参与组织和策划近200场展览。独立的策展作品2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3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年度优秀展览。发表艺术评论50万字,出版研究成果近300万字。

出版学术成果15本。其中理论专著有《活力与生机:21世纪10年代的艺术现场》《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和《行动与阐释:王萌论艺术现象》;著有三部实验报告《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来自水墨的新语境》和《抽象艺术新一代》;编著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主编《从现代出发》(副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视觉乐园》《再寻桃花源》和《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

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其他策展作品还有:“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中国美术馆)、“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乾乾——寻找绘画之‘意’”(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不息——传统的当代转化”(798玫瑰之名空间)、“INK NOW:水墨形态”(福州威狮当代艺术中心)、“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四川美术馆)、“宫娥之卵——武宁亚创旦纪”(今日美术馆,以学术指导整体策划)、“逸格的转换:一个潮艺术的展示文本”(798共同艺术中心)、“2016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威海美术馆)、“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韩国文化中心)、“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维度”(青年艺术研究会798当代空间)、“中国意志——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798布鲁姆画廊)、“‘跨’波普折枝——金准植个展”(北京名泰空间)、“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潍坊博物馆)、“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代码视界——丛云峰作品展”(芳草地798空间)、“物状态——田园个展”(798山艺术空间)、“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北京寺上美术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画院美术馆)、“关注的目光——李洋水墨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安静的普陀山——陶娜:一次绘画行动”(普陀山全景+山门空间)、“叙述的语言——当代绘画推动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追光∙合奏——‘2020中意艺术盛典:提香绘画大赛’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LIZI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Liquid Shadow——廖培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意味:刘刚”(深圳Lia艺术空间)和“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中国美术馆)等。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和德国“中国文化年”(2012)期间,作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团队的成员,成功实现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尔夫的项目。


来源:TAI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