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专栏 | 视觉暂停键的语法 - 马铭泽绘画中的角度、光度与温度

视觉暂停键的语法

——马铭泽绘画中的角度、光度与温度


现代和当代具有不同的含义,而当代之后又是什么状态,此刻在当下又是如何发生与转换的?这是理解今天的艺术进度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如果说印象派将绘画关注的目光在宏大的叙事中补充进了对当下性和日常生活的关切,回顾雷诺阿笔下的阳光与聚会,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德加对舞蹈的个性化描绘,都充满了现代性的视觉基调和生活语义。那么在今天,经过了观念性和图像性的艺术史逻辑后,绘画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则更加从印象派的时代继续推进,调入了私人性的视角和参与机制。当代的绘画仿佛成为一种视觉的邀请,画家将自己所关注的内容通过很私人式的绘画方式去营造观看的体验。“体验”和“参与感”成为某些带有剧情和场景内容的绘画作品的美学特质与切入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理解当下艺术和艺术家创作内在逻辑的必要准备。马铭泽的绘画中具有这样的表征性,她从当代生活中电影和剧情所带来的私人体验出发,融入观念化的图像处理机制,设置了一种女性视角下的本真状态和年轻气质。正是这种年轻的气质体现出了绘画在当代的“此刻含义”。

马铭泽近期的绘画借助图像的视觉语法和个人方式将关切的视角拉近到年轻一代的心理世界,在那些镜头感十分个人化的作品中,视觉的凝视达到了一种表达和观看的“暂停感”,在这一刻世界被画面所“截取”。马铭泽借助这种个人语法让图像在绘画性的语言氛围中营造了一种预设的心理状态,在那些伴随着兴奋紧张的渴望情绪对下一秒事件预期的视觉投射中,抑或对具有一定身份性质和性别因素的日常物品的图像揭示中,或者对特定状态环境中的人物动作、身体姿态与着装的心理暗示所引发的滑稽和怀疑的距离中,她所截取和创造的画面让作品进入到了一种年轻气质所独有的日常状态下的内心体验,也实验和探索了实现这种镜头感的语言方式,让绘画中的图像成为有“心理温度”的文本。


马铭泽 X's Room 150x12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5

当代绘画进程的其中一个重要走向,就是围绕视觉的图像性转向,在绘画的观念机制和语言本体中探索和寻找到一种艺术方式的契合,提供一种艺术家的思考和此时此地抑或跨域的存在体验。在中国当代艺术并不是特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曾有过围绕绘画与图像关系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图像会消解绘画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图像的开放将会为绘画打开通向社会学和视觉文化更为广阔的语境,让绘画的当代性和现实介入作用发挥出视觉上更直接的文化功能。事实证明,图像的确为绘画提供了一种当代方式,一批以创建“符号性”的“图像类”绘画为主要特征的创作行为在60后和部分70后艺术家那里得到了视觉语义上的建构,他们将特定转型期的宏观现象作为艺术切入的方式,使得绘画的“图像转向”冲破论争的歧义实现了实实在在地发生和行进。如果从图像的视角出发,那批艺术家的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义更多是一种宏观视角下社会学层面的试图在“图像公共性”问题上发生效应的立场。集体性的视角近年来逐渐不再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热点,一种“私人空间”的探索无论在绘画、影像还是装置的探索中越来越获得一种“距离拉近”的走向,这尤其在80后和90后新一代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得到更为生动的体现。马铭泽的绘画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这是一个有关“日常意识”和“微体验”的真实文本,她以一种平静的视角切入日常状态传达出一种“安静的诗”,这的确也是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体验。通过绘画,马铭泽确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切入日常的绘画方式,建立了她绘画视觉显现方式的“三要素”:角度感、光度感和温度感。


马铭泽 衣柜人生 220x175 布面油画 2016

画面的“角度感”既是切入图像提供镜头体验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直接建构个体的心灵感觉,特别是年轻一代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对日常生活中有感觉意义的图像挖掘成为马铭泽打开这个世界的年轻部分的一种绘画方式,这形成了一种“图像主体意识”的回归,经过了第一个阶段的图像转向,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跟着图像走”,而是要对图像进行选择和再创造,于是对图像的镜头角度和光感度的个性化使用成为一种思路。艺术家对画面镜头般“角度感”的主动选择让绘画不再成为所绘对象的模本,而是“主动”让图像成为艺术家绘画中的选取物,从而让绘画成为艺术家内在自我的构成部分。马铭泽的绘画更多是围绕一种细腻而瞬间性的女性微体验或者日常经验的感受引起的一种图像及其视觉语义的切换,并在这种切换中找到绘画语言的表达从而建立一种契合。在马铭泽的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些日常感受的特别是带有一些“生活质感”的年轻气质中,画面呈现了一种表达“图像截取”的意识。她的作品不是创建一个完整的空间、人物和场景作为绘画表达的目标,而是富有个性地去“截取”一个看似另类的“局部”,将那些人们在快速和所谓正常的意识中所“遗漏的视角”带入到重现的凝视之中,这种“图像截取”的意识让绘画进入了一种“个体式”的真实表现方式的转换中。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的绘画较为充分地完成了这种“选取式”的片段化构图,他认为“在当下的社会中,你只看到一个完整图像是不太可能的,更多地是在同一时间获得不同的画面”。在这个特定的视觉秩序中,艺术家们越来越发现绘画必须要确立一种艺术家的方式,于是在绘画语言的范畴上去建立艺术家方式的独立性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马铭泽在这种“图像切换”中形成了自己的视角,也将绘画带入她的视界内部,成为她所体验到的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随着创作的深入将意识和经验深入到更为明确的“感受”中。

 《X's Room》呈现了一个精心选取的切入角度,房间的门只呈现了它需要出现的部分,光度感与角度感的衔接让绘画作品所打开的空间进入艺术家有意描绘的部分,画面的“光亮度”集中在门把手和标注202房间的亚克力标识的视觉面积中,与周围面积围合成“门形”的“灰度”拉开了绘画作品的视觉结构,“门”的含义除了作为形象的“显性”也在这个“暗喻”的光度构成中引入了一种心理的感觉,一种瞬间的“暂停感”,在这个暂停中绘画获得了一种观念,也让语言进入纯粹的可感觉的状态。在这个光度感所提醒的观看中,图像的角度感同时发挥视觉作用,引起了一种“观看感觉”的发生,这实现了从图像的“角度感”、“光度感”进一步引发的观看在心灵感觉中的“温度感”,这种感觉的温度能够唤起记忆中某种独特的感性体验。同样的效应也在《Silver Linings 》这件作品中体现为一个“瞬间角度”的暂停中,那条门缝中透出的光形成了一种感觉层面的安静,绘画成为有“心理温度感”的图像,“角度感”和“光度感”成为特定“温度感”发生的前提。


马铭泽 3、2、1 116x91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5


马铭泽 不看手表的人 The Watch Isn't a Timepiece  100x60 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5 



马铭泽 高跟鞋 40x5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4

在马铭泽的其它很多作品中,对一些周边有意思的细小生活中的片段和瞬间的描绘成为入画的主要信息,例如《3、2、1 》、《无名书》、《白色琴键》、《不看手表的人》、《墨水》、《皮肤温度的1/2杯水》、《起床之后》、《高跟鞋》、《衣柜人生》、《失误的判断》等等一系列创作。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作品都似被亮光所“洗刷”和“漂白”,这也是马铭泽绘画中所有意使用的异乎日常光亮程度的“光感度”,从而在“陌生化情境”中营造出自传般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的产生是建立在马铭泽观看体验的个人感觉上的,即一种源自她自己日常体验的“微感觉”,带有细腻性的情绪支撑起了画面内在的信息。当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语境般地创造了一个上下文关系,在这个上下文中无论是画面中的钢琴与手、特定动作指向的女孩、马路斑马线上翘起的脚尖 、伸入杯中的手达到与皮肤同温度的水、起床后被刻意画出褶皱痕迹的床、衬衣口袋里漏墨的笔、缝中露出衣料一角的衣柜……,所有这些在日常经验的惯性中所被忽视的或被认为没有常规意义的瞬间都被按了视觉暂停键,以绘画语言的刷笔在“光度感”的画面中以“离奇”的方式呈现出有意选取后的局部和片段,这提供了艺术家所导向的“观看角度”。

在特定语法下的情境体验中,马铭泽的绘画具有这个时代既私人又具有某种先锋意味的女性共识。例如《3、2、1 》《不看手表的人》和《高跟鞋》这三件作品,艺术家比较大胆地突破了一种模式化的情感状态及其所连带的固化特质。绘画首先具有一种独立的精神,一种女性的本体关切,在画面中这些细腻的关切中,也体现了女孩都面对和面临过的某种性别体验。马铭泽将“剧情”和“体验”的邀请装进了这种艺术家所输出的视觉片段,身材和具有女性特质的衣着在特定的动作和身体语言中,使得画中人物的行为和对这种行为的观看之间,产生了某种张力,让含义和信息得以通畅地连接起来,形成“带入感”。而中性的白色衬衣对女性身体曲线的遮蔽在白色镜头感的视觉图像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来自艺术世界中精心填入的“观念”,这使得绘画获得一种“当代性”的语义。就像“3-2-1”的作品题目所提醒观看者的“剧情和暂停”含义一样,“不看手表”的人和白色的中性衬衣也添入了这种类似的味道,信息和观念在这其中是隐含而微微露出的,就像《衣柜人生》所有意留出的痕迹。《高跟鞋》将身体的小腿和翘起交叉的动作与“此刻抽离”的真正的高跟鞋以充满矛盾和戏剧性的艺术方式“联系起来”,让作品的题目引导着观看的发生,一切画面当中存在和缺席的内容得到了信息流层面的有效接触,被置之于公共空间的“斑马线”这一场景使得剧情再获某种层次。这一切,从绘画创作的方法论和语法出发,具有“视觉导演”的色彩和意味,层次和关联在私人化的叙事中“引导”了观看的体验。在这种平静视角的图像中传达出特定角度和光度衔接中的温度感,仿佛将那些“遗漏的视角”重新经过艺术的提炼呈现在观者的眼前。绘画在这种“瞬间逻辑”中营造了艺术家内心所特有而珍贵的年轻气质,这种气质可以散发出“独立而宁静的诗”,将经过“亮光洗刷”后的事实与真相在熟悉而陌生的镜头中切换。“镜头意识”是马铭泽这批作品的鲜明“图像特征”,她将女性体验带入东方式的文化情境和当代性的视觉视界,将具有性格的真实与真切融入观念语境,也有效扩充了“日常美学”的维度,使得绘画既能够在当代中发声,也将诗意化的现实和内心的信息有效编织,向这个世界输出有层次的意味。


马铭泽《失误的判断》 A Faulty Judgement 220cm x15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2


马铭泽 白色琴键NO.2 The Ivory Keys NO.2 100x10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6


马铭泽 白色琴键 The Ivory Keys 40x5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4

视觉暂停需要特定的语法实现有效的沟通。马铭泽画出的特定光亮感和光感度在绘画中呈现的方式与她对图像角度感的“镜头化”处理形成了她的绘画语法,这种语法制造了一种绘画气氛,在这种氛围中绘画的对象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的出现,都以一种转化了影像观念的方式输出。她在绘画中试图追求一种均衡,在“角度”、“光度”和“温度”体验契合中常常表现出安静、细腻而带有“提示感”的隐藏信息。在那些强亮度、片段与安静图像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氛围里,也不乏对日常荒诞和离奇体验的叙述。事实与真相、态度与感受都在这些看似无意义的题材中被重新制造为有意义的体验,马铭泽采取的这种“对现象的截取”方式如同以她的视觉语法产生的图像充满了角度、光度和温度的影像感,在她作品所交织起来的这个视觉的观念文本中,世界成为被按下暂停的瞬间,所有这一切都让绘画获得了独特的年轻质感。


注:
本文发表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艺术家》杂志2022年第四期


王萌(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2021年12月14日于北京



关于作者:


王萌,北京人,1983年生于山东,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评论、新艺术动向观察、新美术馆学研究。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参与组织和策划近200场展览。独立的策展作品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年度优秀展览。在核心期刊发表10篇论文,发表艺术评论50万字,出版研究成果合200万字。

出版11本学术著作。理论专著有《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著有三部实验报告《来自水墨的新语境》《抽象艺术新一代》和《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主编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视觉乐园——于幸泽的艺术世界》《从现代出发》(副主编)《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

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其他策展作品还有:“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中国美术馆)、“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乾乾——寻找绘画之‘意’”(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不息——传统的当代转化”(798玫瑰之名空间)、“INK NOW:水墨形态”(威狮当代艺术中心)、“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四川省美术馆)、“宫娥之卵——武宁亚创旦纪”(今日美术馆,以学术指导整体策划)、“2016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威海美术馆)、“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韩国文化中心)、“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维度”(青年艺术研究会798当代空间)、“中国意志——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798布鲁姆画廊)、“‘跨’波普折枝——金准植个展”(北京名泰空间)、“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潍坊博物馆)、“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代码视界——丛云峰作品展”(芳草地798空间)、“物状态——田园个展”(798山艺术空间)、“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北京寺上美术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画院美术馆)、“关注的目光——李洋水墨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安静的普陀山——陶娜:一次绘画行动”(普陀山全景+山门空间)、“叙述的语言——当代绘画推动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追光∙合奏——‘2020中意艺术盛典:提香绘画大赛’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LIZI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Liquid Shadow——廖培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意味:刘刚”(深圳Lia艺术空间)和“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中国美术馆)等。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和德国“中国文化年”(2012)期间,作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团队的成员,成功实现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尔夫的项目。

Wang Meng was born in Shandong in 1983 and he is now based in Beijing. He is an associate researcher at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a noted curator, an art critic, and a scholar of contemporary art. He received hi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degrees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Art History and Art Administration, respectively. He serves a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the member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the China Annual Art Critics Assembly, the academic secretary for the Mixed Media Paint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a member of the Curatorial Committee of the Beijing Artists Association. Exhibitions he curated have been named an Outstanding Exhibition in China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on two occasions, and the Best Beijing Exhibition of the Year by the Beijing Ministry of Culture on three occasions. 

He has published eleven academic monographs.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theoretical work Museums as Inspirational Sites of Cultural Occurrence: The Proposal of a New Idea and the three experimental reports A New Context Derived from Ink, New Generation of Abstract Art, and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Painting Today. He was lead editor on three research reports, Image Study: The Logic of Presentation in the Ink and Wash Process, Concept and Language in the Painting Process, and The Working of Non-Figurative Systems, as well as the volumes Visual Paradise: The Artistic World of Yu Xingze, The Will of China: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Opening the View Wider: The Ecology of Ink Painting Art, and Beginning with the Modern (deputy editor-in-chief). 

His major curatorial projects were the Sishang Art Museum Lab Project, which included three exhibi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Painting Today” (First Season), “A New Context Derived from Ink” (Second Season), and “New Generation of Abstract Art” (Third Season) (Named an Outstanding Exhibition in China in 2013-2014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he Zhengguan Art Museum Research Room Project, which included three exhibitions, “Image Study: The Logic of Presentation in the Ink and Wash Process” (I), “Concept and Language in the Painting Process” (II), and “The Working of Non-Figurative Systems” (III) (Named an Outstanding Exhibition in China in 2015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His other curatorial projects include “Beginning with the Modern: Fifteen Expressions by Fifteen Artists”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INK NOW” (See Well international Art Center), “View: An Abstract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Sichuan Art Museum), “Opening the View Wider: The Ecology of Ink Painting Art” (Weihai Art Museum), “Here and Now: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al & Sino-Korean Youth Art Exchange” (Korean Cultural Center), “Polygon: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of New Abstraction” (798 Young Researchers Association Space, Beijing), “The Will of China: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798 Lingsheng Art), “’Crossing’ Pop Art on Broken Branches: Kim Jun-sik” (Mingtai Space, Beijing), “Developing and Surmoun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Ink” (Weifang Museum), “A Mysterious New Boundary: Zhang Yongxu” (Turpan Museum), “The Sight Code: A Cong Yunfeng Solo Exhibition” (Parkview Green Art 798), “Etats d’objets: Exposition de Tian Yuan” (Mountain Art, Beijing), “Visual Paradise: The Three Worlds of Yu Xingze” (Sishang Art Museum, Beijing), “Fold: The Art of Wang Taiping (1992-2012)” (Beijing Fine Art Academy Museum), “Menina: Wang Ningya” (Today Art Museum, academic advisor), “Eyes of Concern: Li Yang’s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Li Zi” (Visionarea Art Space, Italy), “Liquid Shadow: Liao Pei” (Visionarea Art Space, Italy), “Implication: Liu Gang” (Lia Art Space Shenzhen), and “Mutual Reference of Civilizations: World Images in the Context of Prints”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During the Year of Chinese Culture in Australia (2011) and the Year of Chinese Culture in Germany (2012), he served as a member of the curatorial teams for “A New Horiz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and “The Form of Formles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Kunstwerk Carlshütte),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held in Canberra and Büdelsdorf. 


来源 TAI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