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专栏 | 朦胧灵动与光幻闪烁 - 评华南地区两位画家的创作

朦胧灵动与光幻闪烁 - 评华南地区两位画家的创作

文/王萌(艺术批评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

华南地区是中国美术的重镇,自新中国以来涌现出大量的美术创作者,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美术在传统基础上锐意创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珠三角”美术特色。广东美术自二十世纪“岭南画派”的“二高一陈”以来,在中西合璧与融汇古今的新传统中不断兼容并蓄,发挥地域优势,形成了地域性特定的视觉文化生态。在整个绘画领域,如果从视觉形态的构成分类,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仍然是主流美术中当下通行的有效分类方式,广东画坛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在绘画新探索方面值得关注的艺术家群体。在美术史学界有句约定俗成的说法“没有个案就没有美术史”,体现了美术史学界对于画家个案评论和研究的重视。作为美术学“史论评”三大构成领域的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评论也都需要从艺术家个案的研究、阐释和评论中萃取艺术本质的内容,形成三个支柱的坚实学理。

在当下中国美术界,美术评论在当下受到重视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美术学的史和论需要建立在现场“评”的基础上,为学科发展提供充分的基础内容,才能更为有效地形成从评论到理论,从理论到史学的良性关联。在当下中国的艺术现场中,有很多艺术家在各自的方向上创作了丰富的艺术作品,亟需发挥美术评论的敏感性和敏捷性,通过对大量个案的美术评论将存在于艺术生态中的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及时地呈现给美术界。

对于华南地区和广东美术的研究,有两个城市是不可绕过的,一座是广州美术学院所在的广州,一座是当前美术创作和展览十分活跃的深圳,在这两座城市中蕴含了大量的艺术创作者。本文将美术评论和阐释的视角聚焦华南地区,关注广州和深圳的两位画家,一位是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林国强教授,他主要从事具象绘画的创作和教学;另一位是生活和创作于深圳的艺术家张立珩,她是一位新文艺群体中从事抽象绘画探索的艺术家。通过对具象和抽象绘画的两个艺术个案评述,可以较为细致和深入地以点带面,了解当前广东画坛正在进行的新进展,也可以从多个角度立体了解来自广东美术界释放出来的创造力和新成果。

朦胧灵动 静谧华章:林国强的岩彩绘画探索

自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问世以来,艺术世界里的“后古典”回望成为一种美学的态度。本雅明提到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这导致了艺术史上往昔艺术中“灵韵”的消失,与此同时必然带来人们内心深处“美感记忆”的弱化,因而启迪了一部分美术家在现代主义之后重新踏上探索美的艺术道路。

林国强先生的岩彩绘画,提供了一种从“朦胧美学”的东方感重新探寻美、探寻自然风貌、屋舍风光和来自人们内心深处某种静谧而灵动美感的绘画路径。这条路径融入了20世纪东方绘画在现代性的艺术语言中重新融入古典灵光的探索过程。林国强作为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在2000年以来不仅主持了广州美院内的重彩高研班,还应邀北上到中央美术学院讲学,在“现代岩彩绘画”的学术领域中奋发开拓,从具有现代美感意味的学院派出发,努力挖掘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真谛。林国强的绘画语言伴随着画家对于山川万物和人居环境的主线扩展开来,从1980年代到今天形成了一个属于现代岩彩绘画的连续性探索的系列。


林国强  雪后山村 72.2×90.9cm  布面油彩 

林国强的绘画题材主要体现在风景画领域。在林国强的岩彩画系列中,我们能够看到安宁的山村,在那些由三角形红屋顶串联起来的村落的前景,是具有典型东方田园世界中的农地和点景人物,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在《银装》《雪夜》《雪后山村》和《待春》等作品中,汇聚了画家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对于“雪景题材”的关注。 在这些画面中,有雪夜中朦胧而灵动的灯光,从压满屋顶的一座座房屋中传来;有树枝与雪痕交织在一起那种自然界定的来自“黑白绿”的斑驳,再与毛茸茸的屋舍天然合一地结合,描绘出来自中国自然中的安居美感和美境;也有聚焦整颗树在银装后的夜晚所反射出“光幻感”的素裹视觉。


林国强  霜叶如丹 72.7×91cm 布面油彩

进入2000年以来,林国强对岩彩材质的把握呈现出新的语感,在他的画面中,空气仿佛更加通透,整个画面的视觉层次和肌理感更加具备了“诗”的含义,岩彩媒介的颗粒感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某种“气韵属性”很生动地诠释了更加“灵动”的感觉。在《宝光寺》这件橙黄色调的画面中,朦胧的韵致随着颗粒的散布逐渐延展开来,让画面的空间切割和构成由空气统一到层次分明的视界之中。在那里,远方的天空、中景的空气和前景的水感映现了丰富的岩彩意涵。在《春光》中,我们看到了远处的佛塔和近处的樱花随风中的舞动合映在一起,传来可听的钟声和春日里的花语,在这颗粒般的岩彩朦胧中传递出东方美学的雾感。而在《霜叶如丹》中,林国强则将劲拔的枝干表现地格外醒目,与霜叶的红丹构成秋日的爽硬意味。在《欧洲纪行(二)捷克 CK小镇》中,林国强将岩彩之美投射到域外新境的纪行中,岩彩绘画的媒介物质感进一步强化,在日光照耀下是红色的欧洲建筑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建筑的形貌依稀可见,诠释着来自岩彩绘画所特有的流彩华章。

在林国强的岩彩画世界里,我们看到了现代美与古典美的交织,在他笔下的一幅幅自然之声的风景画中,凝聚了画家的心灵和内心的理想境界,仿佛象外生境,境中有象,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朦胧灵动的静谧华彩。

光幻闪烁和运动感:张立珩的奥普艺术评论

“奥普艺术”(Op Art)随着1965年著名的“眼睛的反应”(The Responsive Eye)展览在艺术世界引起热浪以来,成为“光效应艺术”的代名词,其主要特征是以色彩的呼应和几何编码的变化,结合知觉心理学的幻觉效应,通过颤动、重叠、变形、对比、错位、动感和透视等一系列抽象的语法,刺激观看者的视觉神经,实现从视觉观看到知觉心理层面的审美体验。在中国抽象艺术领域,从事此类创作的艺术家并不多,张立珩的艺术探索为艺术界提供了研究和讨论“奥普艺术”的契机。

张立珩的创作以《我们是世界》的系列不断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的视觉序列。在她的作品中,精确严谨的几何图形产生着波动、闪烁、跳跃和旋转,有的加进分裂,有的造成分割,有的平行交错,有的弯曲互动,有的无限延伸,有的重合复生,在平衡、形状、形式、空间、发展、色彩、光线、运动、张力和表现的“视幻组合”中诠释了她对奥普艺术的诗学表达。在《我们是世界》的系列里,每一件作品所蕴含的视觉信息仿佛都具有光能的形式,将大脑和神经元以电能形式编码的规律充分激活,使得图形和眼睛在接触的瞬间产生电能反应,从而让视觉幻象形成心理的反映。


张立珩 天空100x100cm,布面油彩

张立珩大部分的“奥普艺术”是以暖色调为主进行的创作。在《我们是世界之一》中,方块和对角线的色彩分割构成了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以对角线为界,方块中的两种颜色有时表现出暖色和冷色的结合,有时是不同暖色的对话,有时是不同冷色的拼合,在整个大方块对角线所切割开的两侧,每侧小方块内部的对角线方向都是一致性的,与另一侧的对角线产生着错向关系,这让整个画面在大方块和小方块的组织关系中产生了视觉的逻辑。在《之二》中,艺术家用不同颜色的竖立之线确立了画面的主要结构,再通过不同“色线”之间十分细长的矩形面积使用不同“色域”交错的切割方式制造了“视幻”的错觉,形成了一种看似规则同时又不规则的复杂关系。《我们是世界之幸运轮盘》则是发挥了不同粗细长短的“弧形色带”的形式元素,围绕圆心不断辐射在规则和不规则的张力中,让观看者的图形感知和颜色辩别同时发生视错体验。同样的逻辑运用在《我们是世界之虫洞》中,张立珩敏感而智慧地潜藏了不同颜色的弧线和弧线之间的顺次与阻隔,在共有秩序之中建立旋转与掩映交替的迷幻与动感。


张立珩 星链100x100cm 布面油彩

共序与差异之间的精确呼应是张立珩有意在作品中设置的视觉趣味,而在另一部分作品中,差异和阻隔性的语法所产生的“知觉摩擦力”虽并未完全显露,但顺畅和富有音律性的几何节奏同样引发了视知觉层面的阅读体验。例如在《天空》中,弧形交错的画面组织与色彩分割的内在变换将画面的“动感”定格在平缓而温暖的节奏之中,张立珩在这件作品中运用了绘画的“明暗法”,从四周向中心不断调亮的渐变次序使得画面的中央如同天空中的光。《星链》的展开也是如此,色彩的变化和分格式的几何语法同时产生着有规律的变动。《时光的玫瑰》、《伦巴》、《近似于斐波纳西数列》、《记忆拼图》、《荷兰风车》、《高光时刻》和《阿拉丁神毯》同样在各自不同的构成逻辑中诠释着奥普的美学真谛。有趣的是,这些作品的图形和名称之间存在一种叙事性的关系,如同早期创作的以不同灰色度渐变构成的《区块链》、《平凡之路》、《思绪》和《离别》,在几何抽象的图式变化中蕴含了源于具象和现实世界中的艺术感知,在幻觉表象的背后带入了真实的主题化叙事。这对于从观念性的意味去理解图形、图案和图式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个性化的经验。

如同“光效应艺术”的视觉和知觉心理变化总是由两方面——形态的组织和色彩的变化——来完成一样,张立珩所提供的《我们是世界》的系列创作也同样遵循着这一“奥普造型的方法论”,她以中国现场丰富变化的时代精彩度和个人敏锐的现实感知度为依托,创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抽象视界。在这其中,“光幻闪烁”和“运动感”的视觉语法被不断拓展,人类对于新奇的渴望和艺术创造的愿望得以被不断续写。

余论

林国强的绘画主要采用岩彩媒介从事具象艺术的探索,在他的艺术世界中连接和转换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中的审美意识,体现出东方性的“朦胧灵动”和“静谧华章”的绘画特点,这与广州具有历史深度的城市文化相一致。张立珩以油彩为媒介,进行的是抽象绘画的探索,在她的作品中体现了深圳作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特区所体现出来的时代审美特征,她的作品诠释了“光幻闪烁和运动感”的图式美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深圳富有朝气的创新活力。从朦胧灵动的风景画到光幻闪烁的抽象艺术,来自华南地区的两位画家彰显了近期广东美术的创作宽度和当下活力,这里是一块富有创造性活力的艺术沃土。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中国艺术报》2022年8月15日


关于作者:


王萌,北京人,1983年生于山东,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评论、新艺术动向观察、新美术馆学研究。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参与组织和策划近200场展览。独立的策展作品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年度优秀展览。在核心期刊发表10篇论文,发表艺术评论50万字,出版研究成果合200万字。

出版11本学术著作。理论专著有《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著有三部实验报告《来自水墨的新语境》《抽象艺术新一代》和《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主编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视觉乐园——于幸泽的艺术世界》《从现代出发》(副主编)《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

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其他策展作品还有:“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中国美术馆)、“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乾乾——寻找绘画之‘意’”(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不息——传统的当代转化”(798玫瑰之名空间)、“INK NOW:水墨形态”(威狮当代艺术中心)、“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四川省美术馆)、“宫娥之卵——武宁亚创旦纪”(今日美术馆,以学术指导整体策划)、“2016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威海美术馆)、“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韩国文化中心)、“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维度”(青年艺术研究会798当代空间)、“中国意志——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798布鲁姆画廊)、“‘跨’波普折枝——金准植个展”(北京名泰空间)、“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潍坊博物馆)、“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代码视界——丛云峰作品展”(芳草地798空间)、“物状态——田园个展”(798山艺术空间)、“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北京寺上美术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画院美术馆)、“关注的目光——李洋水墨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安静的普陀山——陶娜:一次绘画行动”(普陀山全景+山门空间)、“叙述的语言——当代绘画推动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追光∙合奏——‘2020中意艺术盛典:提香绘画大赛’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LIZI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Liquid Shadow——廖培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意味:刘刚”(深圳Lia艺术空间)和“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中国美术馆)等。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和德国“中国文化年”(2012)期间,作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团队的成员,成功实现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尔夫的项目。

Wang Meng was born in Shandong in 1983 and he is now based in Beijing. He is an associate researcher at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a noted curator, an art critic, and a scholar of contemporary art. He received hi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degrees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Art History and Art Administration, respectively. He serves a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the member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the China Annual Art Critics Assembly, the academic secretary for the Mixed Media Paint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a member of the Curatorial Committee of the Beijing Artists Association. Exhibitions he curated have been named an Outstanding Exhibition in China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on two occasions, and the Best Beijing Exhibition of the Year by the Beijing Ministry of Culture on three occasions. 

He has published eleven academic monographs.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theoretical work Museums as Inspirational Sites of Cultural Occurrence: The Proposal of a New Idea and the three experimental reports A New Context Derived from Ink, New Generation of Abstract Art, and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Painting Today. He was lead editor on three research reports, Image Study: The Logic of Presentation in the Ink and Wash Process, Concept and Language in the Painting Process, and The Working of Non-Figurative Systems, as well as the volumes Visual Paradise: The Artistic World of Yu Xingze, The Will of China: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Opening the View Wider: The Ecology of Ink Painting Art, and Beginning with the Modern (deputy editor-in-chief). 

His major curatorial projects were the Sishang Art Museum Lab Project, which included three exhibi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Painting Today” (First Season), “A New Context Derived from Ink” (Second Season), and “New Generation of Abstract Art” (Third Season) (Named an Outstanding Exhibition in China in 2013-2014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he Zhengguan Art Museum Research Room Project, which included three exhibitions, “Image Study: The Logic of Presentation in the Ink and Wash Process” (I), “Concept and Language in the Painting Process” (II), and “The Working of Non-Figurative Systems” (III) (Named an Outstanding Exhibition in China in 2015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His other curatorial projects include “Beginning with the Modern: Fifteen Expressions by Fifteen Artists”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INK NOW” (See Well international Art Center), “View: An Abstract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Sichuan Art Museum), “Opening the View Wider: The Ecology of Ink Painting Art” (Weihai Art Museum), “Here and Now: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al & Sino-Korean Youth Art Exchange” (Korean Cultural Center), “Polygon: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of New Abstraction” (798 Young Researchers Association Space, Beijing), “The Will of China: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798 Lingsheng Art), “’Crossing’ Pop Art on Broken Branches: Kim Jun-sik” (Mingtai Space, Beijing), “Developing and Surmoun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Ink” (Weifang Museum), “A Mysterious New Boundary: Zhang Yongxu” (Turpan Museum), “The Sight Code: A Cong Yunfeng Solo Exhibition” (Parkview Green Art 798), “Etats d’objets: Exposition de Tian Yuan” (Mountain Art, Beijing), “Visual Paradise: The Three Worlds of Yu Xingze” (Sishang Art Museum, Beijing), “Fold: The Art of Wang Taiping (1992-2012)” (Beijing Fine Art Academy Museum), “Menina: Wang Ningya” (Today Art Museum, academic advisor), “Eyes of Concern: Li Yang’s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Li Zi” (Visionarea Art Space, Italy), “Liquid Shadow: Liao Pei” (Visionarea Art Space, Italy), “Implication: Liu Gang” (Lia Art Space Shenzhen), and “Mutual Reference of Civilizations: World Images in the Context of Prints”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During the Year of Chinese Culture in Australia (2011) and the Year of Chinese Culture in Germany (2012), he served as a member of the curatorial teams for “A New Horiz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and “The Form of Formles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Kunstwerk Carlshütte),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held in Canberra and Büdelsdorf. 

来源 TAI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