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淞专刊:一本杂志就是一件作品


一本杂志就是一件作品

文/严虹






这本专刊既是一本杂志,也是我们与史金淞合作的一件作品。

史金淞的“第三种复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在探讨公共空间,这本专刊其实也是在另一个空间里继续探讨史金淞的作品。如何通过二维的媒体平面来“重现”展览的三维空间、镜面效果,甚至现场声域空间,对于我们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如果说史金淞的“第三种复制”把知识产权的讨论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那么我们作为一本杂志持开放性的立场,把原创者与山寨者同时呈现在同一个页面中,这无疑也是一个媒体的创举。





如果说史金淞的“万壑松风”项目是以文化生产者的身份来尝试改变艺术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那么这本专刊也是在探讨文化生产的新的可能性。在电子媒体浩浩荡荡的声势中,作为一本纸媒如何产生新的生产力?如何在简单“复制”艺术家图片与刊登文字之外,探索新的可能性?

——基于这几点,我们可以很认真地说,这本专刊是我们与史金淞合作的一件作品。




整本期刊采取倒叙的方式,第一个篇章首先呈现了史金淞的“第三种复制”的展览现场,以及“对话”现场和展后的相关评论。我们可以看到多位评论家、艺术家、文化学者、设计师、律师、媒体人,以及厂商……对于“复制文化”的不同立场与视角,对于维权与合作等不同观念的碰撞与汇流。我们力图通过二维平面来“再现”现场的效果以及多方对话现场的跌宕起伏。





第二个篇章是“田野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史金淞的团队如何在展览前通过大量的走访、考察、拍摄纪录片种种形式,把一个巨大的生产链纤毫毕现地全盘呈现。此种创作背后的巨大的工作量与工作方式,不仅是人力物力的消耗,其实也是在拓展着当代艺术创作的边界。

最后一章是“先声”。所谓草灰蛇线,伏脉千里。我们从史金淞早年间创作的《龙威英才国际学校》《哈克龙》《免费下载》等作品中梳理出艺术家对于文化复制、后发劣势与知识产权、艺术生产力等等概念的萌芽、流变,直至最终成型。




最后,专刊回归到史金淞尝试在作品中探讨的艺术改造生产力、艺术改变生产关系、公共艺术的新概念等主题,拉开“万壑松风”的续篇。正如策展人廖廖所说:“第三种复制”是史金淞“万壑松风”项目的一个节点,或者说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



图文来源:《东方艺术·大家》杂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