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专栏 | 马铭泽:视觉暂停键的个人语法

马铭泽:视觉暂停键的个人语法
——马铭泽绘画中的角度、光度与温度

文/王萌

马铭泽近期的绘画借助图像的视觉语法和个人方式将关切的视角拉近到年轻一代的心理世界,在那些镜头感十分个人化的作品中,视觉的凝视达到了一种表达和观看的“暂停感”,在这一刻世界被画面所“截取”。马铭泽借助这种个人语法让图像在绘画性的语言氛围中营造了一种预设的心理状态,在那些伴随着兴奋紧张的渴望情绪对下一秒事件预期的视觉投射中,抑或对具有一定身份性质和性别因素的日常物品的图像揭示中,或者对特定状态环境中的人物动作、身体姿态与着装的心理暗示所引发的滑稽和怀疑的距离中,她所截取和创造的画面让作品进入到了一种年轻气质所独有的日常状态下的内心体验,也实验和探索了实现这种镜头感的语言方式,让绘画中的图像成为有“心理温度”的文本。

当代绘画进程的其中一个重要走向,就是围绕视觉的图像性转向,在绘画的观念机制和语言本体中探索和寻找到一种艺术方式的契合,提供一种艺术家的思考和此时此地抑或跨域的存在体验。在中国当代艺术并不是特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曾有过围绕绘画与图像关系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图像会消解绘画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图像的开放将会为绘画打开通向社会学和视觉文化更为广阔的语境,让绘画的当代性和现实介入作用发挥出视觉上更直接的文化功能。事实证明,图像的确为绘画提供了一种当代方式,一批以创建“符号性”的“图像类”绘画为主要特征的创作行为在60后和部分70后艺术家那里得到了视觉语义上的建构,他们将特定转型期的宏观现象作为艺术切入的方式,使得绘画的“图像转向”冲破论争的歧义实现了实实在在地发生和行进。如果从图像的视角出发,那批艺术家的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义更多是一种宏观视角下社会学层面的试图在“图像公共性”问题上发生效应的立场。集体性的视角近年来逐渐不再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热点,一种“私人空间”的探索无论在绘画、影像还是装置的探索中越来越获得一种“距离拉近”的走向,这尤其在80后和90后新一代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得到更为生动的体现。马铭泽的绘画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这是一个有关“日常意识”和“微体验”的真实文本,她以一种平静的视角切入日常状态传达出一种“安静的诗”,这的确也是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体验。通过绘画,马铭泽确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切入日常的绘画方式,建立了她绘画视觉显现方式的“三要素”:角度感、光度感和温度感。

画面的“角度感”既是切入图像提供镜头体验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直接建构个体的心灵感觉,特别是年轻一代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对日常生活中有感觉意义的图像挖掘成为马铭泽打开这个世界的年轻部分的一种绘画方式,这形成了一种“图像主体意识”的回归,经过了第一个阶段的图像转向,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跟着图像走”,而是要对图像进行选择和再创造,于是对图像的镜头角度和光感度的个性化使用成为一种思路。艺术家对画面镜头般“角度感”的主动选择让绘画不再成为所绘对象的模本,而是“主动”让图像成为艺术家绘画中的选取物,从而让绘画成为艺术家内在自我的构成部分。马铭泽的绘画更多是围绕一种细腻而瞬间性的女性微体验或者日常经验的感受引起的一种图像及其视觉语义的切换,并在这种切换中找到绘画语言的表达从而建立一种契合。在马铭泽的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些日常感受的特别是带有一些“生活质感”的年轻气质中,画面呈现了一种表达“图像截取”的意识。她的作品不是创建一个完整的空间、人物和场景作为绘画表达的目标,而是富有个性地去“截取”一个看似另类的“局部”,将那些人们在快速和所谓正常的意识中所“遗漏的视角”带入到重现的凝视之中,这种“图像截取”的意识让绘画进入了一种“个体式”的真实表现方式的转换中。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的绘画较为充分地完成了这种“选取式”的片段化构图,他认为“在当下的社会中,你只看到一个完整图像是不太可能的,更多地是在同一时间获得不同的画面”。在这个特定的视觉秩序中,艺术家们越来越发现绘画必须要确立一种艺术家的方式,于是在绘画语言的范畴上去建立艺术家方式的独立性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马铭泽在这种“图像切换”中形成了自己的视角,也将绘画带入她的视界内部,成为她所体验到的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随着创作的深入将意识和经验深入到更为明确的“感受”中。

《X's Room》呈现了一个精心选取的切入角度,房间的门只呈现了它需要出现的部分,光度感与角度感的衔接让绘画作品所打开的空间进入艺术家有意描绘的部分,画面的“光亮度”集中在门把手和标注202房间的亚克力标识的视觉面积中,与周围面积围合成“门形”的“灰度”拉开了绘画作品的视觉结构,“门”的含义除了作为形象的“显性”也在这个“暗喻”的光度构成中引入了一种心理的感觉,一种瞬间的“暂停感”,在这个暂停中绘画获得了一种观念,也让语言进入纯粹的可感觉的状态。在这个光度感所提醒的观看中,图像的角度感同时发挥视觉作用,引起了一种“观看感觉”的发生,这实现了从图像的“角度感”、“光度感”进一步引发的观看在心灵感觉中的“温度感”,这种感觉的温度能够唤起记忆中某种独特的感性体验。同样的效应也在《Silver Linings 》这件作品中体现为一个“瞬间角度”的暂停中,那条门缝中透出的光形成了一种感觉层面的安静,绘画成为有“心理温度感”的图像,“角度感”和“光度感”成为特定“温度感”发生的前提。

在马铭泽的其它很多作品中,对一些周边有意思的细小生活中的片段和瞬间的描绘成为入画的主要信息,例如《3、2、1 》、《无名书》、《白色琴键》、《不看手表的人》、《墨水》、《皮肤温度的1/2杯水》、《起床之后》、《高跟鞋》、《衣柜人生》、《失误的判断》等等一系列创作。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作品都似被亮光所“洗刷”和“漂白”,这也是马铭泽绘画中所有意使用的异乎日常光亮程度的“光感度”,从而在“陌生化情境”中营造出自传般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的产生是建立在马铭泽观看体验的个人感觉上的,即一种源自她自己日常体验的“微感觉”,带有细腻性的情绪支撑起了画面内在的信息。当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语境般地创造了一个上下文关系,在这个上下文中无论是画面中的钢琴与手、特定动作指向的女孩、马路斑马线上翘起的脚尖、伸入杯中的手达到与皮肤同温度的水、起床后被刻意画出褶皱痕迹的床、衬衣口袋里漏墨的笔、缝中露出衣料一角的衣柜……,所有这些在日常经验的惯性中所被忽视的或被认为没有常规意义的瞬间都被按了视觉暂停键,以绘画语言的刷笔在“光度感”的画面中以“离奇”的方式呈现出有意选取后的局部和片段,这提供了艺术家所导向的“观看角度”。在这种平静视角的图像中传达出特定角度和光度衔接中的温度感,仿佛将那些“遗漏的视角”重新经过艺术的提炼呈现在观者的眼前。绘画在这种“瞬间逻辑”中营造了一种年轻艺术家所特有的年轻气质,这种气质可以散发出“独立而宁静的诗”,将经过“亮光洗刷”后的事实与真相在熟悉而陌生的镜头中切换。

马铭泽画出的特定光亮感和光感度在绘画中呈现的方式与她对图像角度感的“镜头化”处理形成了她的个人语法,这种语法制造了一种绘画气氛,在这种氛围中绘画的对象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的出现,都以一种转化了影像观念的方式输出。她在绘画中试图追求一种均衡,在“角度”、“光度”和“温度”体验契合中常常表现出安静、细腻而带有“提示感”的隐藏信息。在那些强亮度、片段与安静图像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氛围里,也不乏对日常荒诞和离奇体验的叙述。事实与真相、态度与感受都在这些看似无意义的题材中被重新制造为有意义的体验,马铭泽采取的这种“对现象的截取”方式如同以她的视觉语法产生的图像充满了角度、光度和温度的影像感,在她作品所交织起来的这个视觉的观念文本中,世界成为被按下暂停的瞬间,所有这一切都让绘画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年轻质感。

王萌 2017年5月19日于北京

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先生
Wang Meng, born in 1983, is a famous curator and art critic. He currently works at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and is a member of the China Art Critics Association Academic Council, the China Museum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