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专栏 | 睿智而真切

王萌:睿智而真切

——在“润泽无声”戴泽先生中国美术馆个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谢谢主持人张晴馆长的介绍。我也是个美院人,戴泽先生可能是我们老师的老师的老师辈了,关于他艺术中的真谛,可能也得在边学中边体会。我想以“睿智而真切”为题,结合戴泽先生的几件作品,来谈谈自己一点观展体会。


“润泽无声”是个很有诗意的题目,也很符合戴先生的艺术。本次戴泽先生的个展也是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的重要项目,同时还是中国美术馆向美术界奉献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展览。我本人有幸参与了这个展览的工作,今天从参加研讨会角度再看完这个展览后,我感觉到,戴泽先生的艺术对我们今天艺术界的启示有很多,但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回归人性和情感的真挚,他的真切,对于今天画家们的创作,无论哪种风格和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想借戴先生的画,谈谈绘画创作中的构图与叙事、画意与境象、媒介与方法等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我们知道,戴泽先生生于1922年,1942年考入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协助徐悲鸿先生等人建立中央美术学院,他是徐悲鸿先生的重要弟子,也被誉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我们中央美术学院的具有基石性地位的当代老教授和老艺术家。


本次展览使用了中国美术馆1、8、9三个比较核心的展厅,包括最为重要的1号圆厅。展出的作品中《胜利的行列》是一张作于1961年的革命历史画,从右至左依次呈现了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也将题材以“队列行进”的叙述方式完成了对所要讲述的故事线索的描绘,同时也将油画三度空间所特有的“纵深”特征运用在题材的叙事,使得“构图”和“叙事”同一性地在油画家的笔下展开了艺术表达,这一点十分生动紧凑。《纳木湖畔》是一幅边疆和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在画中人物的欢歌笑语中“横向”拉开了画面,前景的人物和羊群以“双一字”的构图稳定了画面,中景的帐篷和草原上星星点点的牦牛“拉伸”了空间,在“深远”的视觉域场中将纳木湖“远远”的那抹“蓝色”以一条“细缝”的方式描绘了出来,戴泽先生在这里并没有把内容的重心放到湖水上,而是将其置于天大地大“之间”,仿佛天地间“挤”出一抹蓝,挤出一片洁净的湖水。去过西藏和游过纳木错的人,都能从画中感受到湖的现场感,这仿佛更加宝贵。这两张画,从主题性创作的构图和叙事的结合上,从题材与内容在画面中的铺陈中,显示了画家处理画面的细微方式和宏观构思,也从细节处让我们可以了解戴泽先生的创作特点。

《胜利的行列》戴泽 布面油画160cm × 221cm 196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也许是先生成长于书香世家,他的绘画睿智简约、情感真挚,在他的画中,我们总能读到光和美,读到人心的许多美好内容。由于时间的原因,下面继续结合本次展览上的四件作品,让我们从具体的画面走近戴泽先生,继续走进他的绘画世界。

《纳木湖畔》 戴泽 布面油彩 73.5×93.5cm1964—1982年  中国美术馆藏


《钢铁运输线》局部


接下来一张画的题目是《钢铁运输线》,这是张油画作品,近景是一辆“倾斜风驰”的战地汽车,它的“倾斜度”是表达“动感”的视觉语法,同时也是画家在画主题性创作的时候,特别是处理画面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时候,表达“真实感”和有效性的绘画语言。我们知道,在抗美援朝的时代,他去过平壤,在战火当中有切身体会,他能够画出战场上的真实状态,那种气氛,那种场景,都是源自现场而进行的艺术提炼。而今天我们的主题性创作,更多是概念化的创作,很多画家很难把这种“真实”通过作品完成有效的传达。这一方面是对创作主题、现场情况、时代内容没有直接认识,靠间接经验和二手资料较多。因此,今天的主题创作,尽管也有巨幅的作品,也有一部分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作品是在叙述过程当中,比较“平”的铺陈,就是讲故事式的直陈内容,缺乏饱满而感人的直接体验,特别是那种来自现场的“生动感”。而戴泽先生的这件作品,整个画面可以说宝贵的东西很多,其中单就画面这个“局部”的处理,以及给整个主题性创作的启示也是特别重要的。


《钢铁运输线》局部2


继续读画,这张画远景的右侧让我们想起了像中国美术馆馆藏中的一张经典作品《最后一根钢梁》,无独有偶,这可能是建设题材的绘画中比较经典的图式了。这张画的中景是几个正在现场工作的人物,在车灯的照射下,观者看到了类似拉图尔式的光的映衬,在夜光中,有正在指挥交通的交通员和其他相关人物所营造出来的现场场景。拉图尔以烛光的形式表达光感,戴泽的这件作品用车灯和综合性的场景灯的方式,在观看效果的视觉性和“气氛渲染”上,在艺术性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件作品对今天的主题性创作,从艺术语言的角度,从感人、生动这样的角度出发,在组织画面的内容层面的“艺术真实性”这个课题上,具有启发作用。主题创作也有艺术语言和艺术生动的问题,也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能够吸引人和感人,而不仅仅是把一个故事通过绘画做一个宣传式的罗列就可以了。从今天整个中国美术界来看,艺术作品的类型十分多样,但无论什么类型的绘画,都是给人看的,要让观者看到油画语言的魅力,这不仅仅是一个新闻摄影或者宣传海报所能带来的效果,而是一张画作的本质魅力,这可能也涉及绘画的底线的问题。《钢铁运输线》给当下的主题性创作带来了许多来自艺术内部的重要信息,也基于这一点,对于戴泽先生在主题创作领域的定位,可能通过这次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美术界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从艺术本身出发,做更加深刻、准确的定位,这是我在这次中国美术馆的研讨会上,想提出的一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对历史画和主题性创作进行评价和研究,这同时也是“艺术评论”所需要思考的实际问题。不能跟着曾经所谓历史中的同代人评论而云云,也不能在当下的艺术世界之中做泛泛的评论,而是要回到艺术本身,回到作品,回到艺术家,回到艺术现象和现场,在认真读画和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提供真实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小熊同他的妈妈》 戴泽 纸本水彩 32.3×25.2cm 1951年 私人藏


我想讨论的下一件作品是《小熊和他的妈妈》,一张水彩作品,这张画利用水性颜料的特征,把水性绘画媒介的“通透”传达的很精彩,也很感人。戴泽先生跟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一样,油画与水墨都是“水陆兼程”,当然水彩也是水性材料,与油性媒介剂的绘画相互启迪,是可以在“跨媒介”的创作和实践中寻找绘画的内在规律和艺术共性的。在戴泽的作品当中,可能比徐先生那个时代的“中西融合”,走向了更加精妙和精微的两种绘画媒介的“互渗”。这种特征表现在戴泽的作品中,更加具体和精微,好像有某种推进。比如,在他的油画中有来自“写意”的笔法和形象因素,在他的纸本水彩和彩墨作品中,既有来自油画经典语言的构图和组构画面的“间架结构”,同时也把“水性”的感觉、直觉,以及来自中国画系统中的“笔墨美学”更加精微地带入到画面之中,带入了油画和水彩媒介所原有的“形象和笔触”之中,添入了新的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式的“新意”。从20世纪“中西融合”的绘画观念和学派风潮,继续前进和深入,走向了“跨媒介”的“因素互渗”和更加自觉的“综合绘画”的“绘画性”。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来自中国画的笔墨和画意可以启迪我们学院系统中一直被列入具有“西画来源”的那些绘画的“笔触和造型”(无论油画还是水彩),在“写实”中融入写意的“可感觉性”,也在再现性的绘画中启发画家们在“意”的层面扩展画家主体的“语言发挥”空间,这是“超越媒介”的绘画自觉。在今天,不同艺术的门类,不同绘画的媒介之间,在“创作方法”层面是交互的关系,不是画地为牢的状态。回到戴泽先生的作品,在这张水彩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画论当中的“墨分五色”在“灰棕色语系”中通过透明的灰调表达的传神的真实,画家寓情于形象和造型,画面当中的“棕灰色层次”和来自水性颜料语言本体的“透明感”在“多变的五色”中,自然传达了一种“写意”与“写实”的互相渗透和形象融汇,让我们对“水彩画”这个小画种的创作有了“打开思维”的启发,这也是来自绘画本体的自觉和跨媒介相互转化的新观念。


《夏日树萌》


接下来一件作品是进入圆厅序厅,位于展厅左侧的《夏日树萌》这张油画媒介的风景画,我们看到戴先生在创作的时候,把树和油画笔触结合的更深层,这是画家在形象和笔触的表达中思考如何把画家的“现场情感”跟“物象特征”建立联系的痕迹,笔触在此解决了很多问题,笔触是画家内心痕迹的外化,也是客观对象的形象在画面上的显现。在这张画中,画家不是把树当做一个写实的对象去抄和描,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体验树,体验生命,跟树对话,把画家在那一时刻所获得之“意”转化到画面的笔触和油彩当中。这张风景画记录了画家融入创作者的“生命感悟”去表达形象探索的案例。虽然画的物象是写实体系内部的,但在这其中,“意入”了画家的主体感受,主客观因素在“意趣”与“境象”之间产生了真正的艺术化的关联。

《北海》



《北海》局部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最后一件作品是1955年的《北海》,同样也是水彩作品。在这张画中,我们看到了戴泽先生对“绿色透明度”的精微尝试,他准确抓住绿色透明的那种干净和“透感”这种水彩颜料的特质,通过对树、风和空气的观察,经过画家的感悟,转化为画面中关于绿的“色的层次”。每一层绿都是透明而干净的,而且特别“透”,它们在画面中相互“接合”、延伸和派生,较为充分发挥了“水”的作用和感觉,其中有来自画家心灵的现场感觉,也有风景和物象的魅力。中国美术馆同期还有一个水彩的群展,中国美术馆内部也是一个中国美术的大视界,展览和展览对比起来,也能看到不少关于中国美术的内部情况。今天的不少画家在画水彩画的时候,总是受到某种看不见的概念限制,很难放手画,很难回到水性材料的特质,很难随心,很难把水性颜料表现的这么纯粹,总是容易进入到一个“小画种”的局限思维中去,或者简单加入一些当代视觉感和抽象艺术的现代因素,要不就是较为简单略带僵化的作画状态。好像总是受到某种制约,我和一些画家交流的时候,画家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很难“畅意”,总是在某种限制之中,甚至机械作画,而对画家“意在笔先”的“意”,对所画对象对画家的情感激发,在“通透感”上总不能尽兴。我想看了今天戴泽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的这次展览,看了这么多油画、水彩、彩墨、水墨等等不同媒介的绘画作品,或许我们能获得一种来自戴泽先生的启发,那就是“回归真切”,这个真切是真情的流露,必须要源自真情,不能假。假一定成不了真。戴泽先生的作品留给水彩界的启发还有很多,除了画家“真情真意”的那种纯粹,也包括我们在今天需要延续老画家们的足迹,继续做更多的探索,甚至回归到对“水彩”的“水性”及其透明度的探索,这些看似比较基础的落脚点,其实我们今天探索的比较缺少。其实绘画在今天,不能仅仅止于描绘对象,更要理解对象,理解自己,理解生命,理解人的感知和世界的博大。古人讲“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画家的“意”,很重要,绘画的“媒介本色”和不同媒介相互借鉴、启迪的开放性,也会对今天的艺术语言产生深入的催化作用。中国美术馆这些年举办了许多老先生和美术史上重要画家的个展,通过这些展览和作品,我们看到了绘画前辈师长们在绘画历史中所提供的来自个体的某种“结构性”的贡献和独立的探索经验,通过先贤们的努力,我们感觉到画画不仅仅要满足于“在画画”,而是要画出不凡的、感人的作品。


除了这些作品,戴泽先生的彩墨画也很有特点,下次有时间再详做交流。


“润泽无声”戴泽先生个展开幕前早上7点中国美术馆的松一景


作为总结,朴素的一句话,通过戴泽先生的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画家,一位来自美院的老教育家,如何在不同媒介的绘画语言本质中实现对“真挚”的探索与表达。在这一点上认真体会,无论对今天的主题性创作还是个人创作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萌(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员)

发言于2021年9月28日

修改完稿于2022年1月3日

关于作者

王萌,知名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大学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和艺术管理学专业,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评论和新艺术动向观察,兼及新美术馆学。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展览部期间参与组织和策划近200场展览;也有许多独立的策展作品,其策展作品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年度优秀展览。在核心期刊发表10篇论文,发表艺术评论50万字,出版著作成果合200万字。已出版11本学术著作:理论专著有《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著有三部实验报告《来自水墨的新语境》《抽象艺术新一代》和《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主编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视觉乐园——于幸泽的艺术世界》《从现代出发》(副主编)《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来源TAI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