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专栏 | 从新美丽视觉的回归到三种奇观体验




从新美丽视觉的回归到三种奇观体验

[ 作者在李洪波个展作品学术研讨会的发言 ]

刚才发言的专家谈到了装置艺术的三种历史形态,给我们提供了观看和评议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前面的发言也谈到了实验艺术在今天的价值评判问题,这些都是有必要重新梳理和批评的背景。

今天是李洪波的个人展览,我想更多回到个案的角度,把艺术家作为完整而独立的个体文本,在艺术的切入方式上谈谈我的看法。两个观看点,一个是作为艺术家的个体,一个是作为艺术的作品。在今天看艺术家的作品,实际上到底是装置还是绘画,在我看来早已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特别是当艺术史所有作品的归类和形态在今天既成事实的前提下,在我们的此刻浮现出来的艺术家,他们作为个案从各自的独立方式上给我们的观看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或者“语境的方法性”,这恰恰是重要的问题。我强调一点,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艺术史上已经尘埃落定的“已知”,而哪些又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此刻正在进行的“活态点”,有什么价值提供。发生在今天艺术的特定形态中,我们特别需要一些强大和丰富的艺术家个体来充实既有的艺术世界,让这个容器不再成为概念复生的单调和乏味。

▲李洪波作品 花海

▲李洪波作品 花海

▲李洪波作品 花海

▲李洪波作品 花海


具体回到李洪波的这次个展“花海”,我觉得艺术家李洪波和策展人吴洪亮、许向群的这次合作在81美术馆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首先81美术馆是隶属中央军委的部队的美术馆,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建军美术展览来看,部队对艺术的判断是比较有胆识的走在前沿的。今天“花海”这个展览在这里,给我带来的体验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个关键词是“奇观”,一个关键词是“惊艳”。李洪波的作品很多年前我看过,今天走过第一个展厅的作品,包括这张海报上的作品的确制造了一种视觉惊艳的奇观,“花海”这个主题很贴切,我认为李洪波的作品不是艳俗艺术,而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新体验,它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惊艳”的视觉状态,它完全不是90年代的“俗化”,而是一种21世界的“美”的新形态并具有内涵的“视觉供给”。我们今天在全球范围看到很多艺术家探索,集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走向和趋势,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取向,就是在全球范围之内正在兴起关于一种新的美丽的形态,“美”再次成为在这个时刻的一种视觉回归,而这种回归是自然和舒适的,它并不是一种很刻意的要反某个既定的东西。过去所谓实验性的作品喜欢做的很旧,做的像现成物品的“旧物”,前卫艺术圈一个流行化的做法,把作品做到最好比较破旧的状态好久就“实验”了,就能表达一种社会转型或者记忆的某种合法性的“实验主义”,这种合法性渐渐累积为一种做作品的“习惯”,好像潜台词带有一种反美丽的视觉实验化的状态。我们不能否认在过去的一个阶段中艺术界的确有这种情况,而当视觉和观念的语言系统进一步展开,在21世纪马上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在全球范围内很多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也开始再进行作品的一种回归美学和视觉的尝试,出现了一种“后观念”状态中的“视觉回归”,它联系到新兴材料、新物质、特定介质和语言观念系统的转化对应,是一种含有“新元素”的视觉形态的扩展与生发,这种新型的、美丽的视觉形态再次成为联接共有的时间概念下的个体反应(旧和丑不再形成那种实验合法性意义上的“笼罩性”),这不是一种刻意的反破旧的做法,而是有其“视觉自觉”的对美好事物的自然呈现,它直接与我们今天的视觉发生有机的关系。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开到较为开阔的宽度去看今天全球正在进行的大量的艺术作品所形成的语境,这种“美丽新形态”的取向作为一种现象也是非常明显的。


▲李洪波 花海 作品示意图

▲李洪波 花海 作品示意图

▲李洪波 花海 作品示意图 

李洪波用“花海”的状态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观看或者停止在“轻美丽”的视觉外壳,他作品中实际里面有很多伏笔,比如海报的这个类型的作品,不难看出,他用转扭、复数或者花型元素的符号的排列,包括使用了的像动物世界的警戒色一样的刺激性色彩,或者恐吓色,生物界很多惊艳色彩的生物是危险的、有毒的或者有某种攻击功能的。李洪波用这样的语言状态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体验,尤其在今天的81美术馆,这是一种军队式、先锋性的军事体验。刚才我提到李洪波作品中的“伏笔”,当你认真走近作品,你会发现他的作品制作中隐藏的实际是枪和子弹,他把枪和子弹的元素转化为民间纸艺术的拉伸,拉伸后的视觉状态形成类似“花的符号”并用“惊艳色彩”排列的方式组成整个空间的“花的奇观海洋”,让你看到并置身很美丽的纯粹感性知觉的体验,这是一种用“奇观”和“惊艳”的视觉语法制定出来的一种“迷幻体验”,它用美丽在迷惑中消弭了“防备之心”,实际当某一个必要时刻所有的伸展开的美丽形象快速聚合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它是枪和子弹的世界,这是一种用视觉的惊艳和奇观语法构成的“视觉的伏兵”。这就从视觉的“语法”联系到军事世界的“兵法”,犹如《三国演义》当中善用伏兵的军事指挥家于某一个要害位置设一组伏兵隐藏,等待精准的时刻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突然发起攻击,从这个角度讲,李洪波的装置的海洋,这片“花海”,语法即兵法。

几年前我看到国外一位女艺术家做的手榴弹装置作品,也是很透明的一种玻璃材质,里面镶嵌的是色彩斑斓的物质,玻璃像冰块一样,这个艺术家的作品也是复数性的方式将单体组合,一个一个的漂亮好看的手榴弹放在一起。类似这种“新形态”下的美丽和好看的作品相信大家都见过很多有趣的案例,这构成了一种“视觉取向”。以作品为观察点,我们发现在很多美丽的视觉形态下,往往隐藏着更多重要的关联艺术的发生点,从语法语言到逻辑和观念可以打开更多想象空间的可能性,这是李洪波给我们带来关于惊艳和奇观体验的第一个方式。


▲李洪波作品 教具系列 - 双面人

▲李洪波作品 教具系列 - 摩西

▲李洪波作品 教具系列


我们继续在展览内行走,进入第二个展厅的时候,李洪波把“惊艳”的语法转化成另一种类型的“奇观”,比如“自然之物”的转化,李洪波把原本柔软的纸转化成具有“视觉硬度”的石头、木头等等的物质,这是给我们从感性与刺激的形态当中回到理性和安静的思考起点,我们日常被赋予的一套认知概念和知识方式,当被建构起来的时候,构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习惯。李洪波的作品恰恰通过“以假乱真”的方式给我们用以思考认识事物的固有知识体系和概念认知方式发起挑战。他发起并引导了这样一种思考,实际上当一个认知的方式和观念被建立为一种日常行为或者社会运行的便利的普遍方式的时候,它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对个性的束缚和对其他可能性的遮蔽。当李洪波通过纸这样如此柔软的媒介给我们带来木与石般具有硬度和丰富纹理的物理属性的“视觉转化”之后,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类型的“奇观体验”,由软物质所建立的视觉硬度和“视觉物理感”的体验。在展厅当中无声陈列的物质和作品是安静而没有调侃的,但如果我们回到思考的时刻,我们来到研讨会上,会引起一种什么呢?我想是一种“以假乱真”的“奇观体验”,举个例子,比如盛葳发言完之后用的这个话筒,当我要用来发言的时候,摆在我眼前的这个话筒从视觉上看是真的,但实际有可能是假的,有可能这个“似真”的话筒就是李洪波用纸质制作的。所以我觉得李洪波在这个展厅展出的“以假乱真”对已有认知方式的挑战足以引起我们对现实事物的反思和警觉,再比如把我们研讨会桌子上喝的水,我们的瓷杯有可能也是李洪波纸做的,当我们想喝水的时候拿过来一看甚至水也是用纸做的。这就是一种奇观的艺术达达的调侃化,它源自一种由展厅中安静的“以假乱真”所引发的一种对熟悉事物的反省意识和对你所依靠的概念系统的重新认识,也是对“可能性”的一种“敞开”。回到李洪波和他的作品,他从奇观制造出发,用民间美术的方式转化出来做成的一系列奇观体验的作品,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将是有可能颠覆日常认知模型而进入多样性语义状态的一种“提示”。这是李洪波从惊艳和美丽的奇观之外给我们带来的第二种“奇观体验”,即日常认知和概念模型方式的理性反思。


▲李洪波作品 自然系列 - 木方

▲李洪波作品 自然系列 - 木头

▲李洪波作品 自然系列 - 木头

▲李洪波作品 自然系列 - 木头


▲李洪波作品 自然系列 - 木头


走到第三个展厅,我们看到当艺术家把美术学院素描课的教具系列放到展厅当中,用纸的媒介翻译和介绍出来的时候,当我们得知这不是石膏像而是用纸做出来的时候,也是我们回到李洪波给我们提供的“奇观体验”进入到批判性的这个思维的维度上来的时候,这是对权力话语运作方式的反思。这些作品不排除引导这样一种思考:当所有的考生今天在考场当中,你为什么要画大卫?这些绘画的标准形象让我们联想到中世纪的圣象,包括公共领域当中的广场上的英雄形象,所有人类历史上闪光的名人雕像符号性地转化成了今天作为美院通行教具的大卫、伏尔泰等等那些仿佛不可置疑的石膏像,在美术学院的运行下成为“权威教具”,它们变成了考生要通过素描考试所必须去“画”的“素描标准”,同时美术学院也建立了一套“评分标准”。考生在考场上拼命在白纸上写实这个对象,在二维平面上去再现一个立体石膏的大卫形象,然后一批美术学院的老师或者评分者通过既定标准给考卷打分,这就把考生在白纸上所画的形象转化成了考生所得到的分数,再从分数转化成一个人的命运。而当李洪波将考场上学生作为“考试圣像”画完的“大卫像”拉伸开来让观者发现这不是“石膏大卫”而是具有调侃性的可以被玩具式的折叠的用手工艺方法做成的“纸大卫”的时候,一种对“考试合法性”和“教具标准”乃至“考试圣像”的反思就随着形象的被拉开,随着“你以为”的石膏大卫被揭示为“纸大卫”的瞬间而进入另一种反思,严肃性的作为考试圣像的“大卫形象”被嘲弄了,实际李洪波的第三种类型的“奇观制造”,他给我们打开了思考,这就是从视觉形象转入到批判的文化研究领域的深入。这是李洪波给我们带来的第三种“奇观体验”,一种借助美院教具的合法性和对严肃性认知的“解构思维”,也是一种深刻的对公共领域的视觉引导和思维介入。


▲李洪波作品 自然系列 - 石头


我们感谢李洪波,作为艺术家他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真实而又充实的艺术个案。从观看的体验到思考的发起,在今天的艺术世界,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个人在艺术史上那么多的作品形态已经既成事实的前提下,他自己作为一个会思考的活的自我,如何将艺术家自己转化成一个创作的有机体,通过个体的作品生成去提供和点击今天的问题。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其实就是唤醒个体的开始,之后的事就交给观看者自己了,无论是从形象的、视觉的、感性知觉体验还是日常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包括对宏观事物的运行方式的思考。可以肯定的是,李洪波他通过艺术家的个人视角的有效切入给我们打开了多种视角生成的可能通道。李洪波的作品是概念既成事实时代所谓“后艺术史”阶段个体的活力参与,包括他所诠释的视觉惊艳、物质转译或者对形象标准引发的启迪性,这是借助创造性精神而凝聚起来的关于活力和活性的视觉显现。当每个艺术家在自己每件作品中设定了一个开始的时候,从起始到整个过程的实施是自发的状态,在这个状态当中,策展和批评应该给艺术家更多可能性的引导,而不是设定更多限制。


王萌
2017年6月18日于北京81美术馆





原作者:王萌
来源:TAIMAY.COM